一、黑鳃褐斑综合征是南美白对虾小棚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病部位为虾的鳃丝。在感染初期,虾的头部和胸甲内缘会出现黑色素沉积的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区域还可能出现明显的溃疡。此外,从外观上看,病虾的头部和胸甲外侧会呈现出黑褐色的轮廓线;而在虾体表面,则散布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黑褐色斑块,这些特征性表现使得该病易于被识别。
二、关于此病的原因及其潜在危害:
1、导致南美白对虾出现上述症状的根本原因是某些特定类型的细菌侵入了它们的身体内部。这类细菌具有分解甲壳质的能力,能够通过吸附作用附着于虾壳之上,并逐渐侵蚀其结构,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病理性黑点或斑块。
2、黑素细胞在生物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负责产生黑色素以赋予皮肤和毛发颜色,还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这种功能使得黑素细胞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等病原体侵入体内,从而保护宿主免受感染。特别是虾的鳃丝,作为其呼吸系统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当异物如污垢、细菌或其他有害物质试图通过鳃进入虾体内时,这些物质首先会接触到位于鳃丝末端的特殊肿胀结构——这里聚集了大量的血细胞(相当于人类的白细胞)。这些血细胞具备高度活跃的吞噬能力,能够迅速识别并包围外来入侵者,将其消化分解掉,阻止了潜在的威胁进一步扩散到虾的身体内部。
3、虾黑鳃褐斑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影响虾类健康的疾病,它直接危害之一就是导致蜕壳过程异常。正常情况下,在成长过程中,虾需要经历周期性地更换外壳的过程,即蜕壳。然而,当虾患上黑鳃褐斑综合征后,在其尝试蜕去旧壳长出新壳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比如营养缺乏、环境压力过大或是受到特定病原体攻击),会导致虾壳与身体表面之间连接不够紧密或者存在局部粘连现象,尤其是那些出现黑色斑点区域更为明显。这样一来,在努力挣脱束缚时很容易造成组织损伤甚至撕裂,最终可能导致虾因无法顺利完成蜕皮而死亡。
三、小棚春季养虾和秋季养虾都可能出现黑鳃褐斑综合征:
1、在养殖过程中,培养周期的长短对发病率有着直接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虾只出现黑鳃褐斑综合征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例如,在标准变厚后,母塘中的发病率远高于子池。这是因为在较长的培养周期内,虾只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春季是锅炉幼苗生长迅速的季节,此时虾只很少出现黑鳃褐斑综合征。然而,由于早期温度较低、生长缓慢以及培养周期较长,尤其是在培养的中后期,发病率明显较高。这可能与水温低导致虾只免疫力下降有关。黑鳃褐斑综合征的发生往往与粪便等有机物的严重积聚和水环境的恶化密切相关。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如果水体中的有机物得不到及时清理和处理,就会导致水质恶化,进而为有害致病菌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弧菌等有害致病菌大量繁殖,最终引发黑鳃褐斑综合征的发生。
3、在水产养殖后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水体还原能力增强。这种情况下,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较高,对虾只的健康造成威胁。同时,富营养化的水体还为有害致病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使其能够快速繁殖并感染虾只,导致黑鳃褐斑综合征的发生。
四、 预防措施:
1、通过定期对池塘底部进行改良,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质环境。向池中喷洒维诺众养菌,以促进有益微生物群落的繁殖与生长。不仅能够竞争性抑制有害病原体的存在,还能分解水中有机物质,减少毒素积累。同时,为对虾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稳定的生活环境,有助于降低其因疾病或其他不利因素导致的死亡率,进而加速了对虾群体的整体健康成长速度。
2、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尤其是到了后期阶段,当观察到有少量藻类开始自然衰退或死亡时,应补充维诺众养菌来恢复并保持藻类的旺盛生命力。不仅可以防止由于藻类大量消亡而引发的水质恶化问题,还可以避免因藻类突然崩溃造成的生态系统失衡现象。此外,还有利于高效地分解掉沉积在池塘底部的残余饲料颗粒、死亡藻体以及其他悬浮杂质,进一步净化了水质,
3、为了维护水体生态平衡,定期监测弧菌种类的数量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发现其数量过多,可能会对养殖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此时,建议提前使用维诺复合益生菌来抑制这些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能够通过竞争性排斥作用,有效降低弧菌的数量,从而保护养殖对虾免受其侵害。
4、在虾类养殖过程中,混合饲喂维诺虾用高维,能够为虾提供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帮助它们增强活力和免疫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虾的生长速度,还能使它们更加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5、当虾类发病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至关重要。此时,可以使用维诺鱼虾生命液来抵抗高强度应激,并补充体能,增强活力,从而提高其生存率。同时,它还能促进病虾的康复过程,使其正常的生长。